株洲市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株洲市生物工程中专学校
株洲市生物工程中专学校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习二十大

每周一学(十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 重要论述指引下的实践成就

发布日期:2023-02-11 00:00:00 点击:1644 作者:株洲市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勠力推进改革创新、积极作为,使事业发展发生了格局性变化,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和模式基本形成。

(一)职业教育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地位更加突出

党中央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推动改革发展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各地跳出教育来看职业教育、办职业教育,实现了大改革、大发展。

一是首次以党中央名义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召开了七次全国性的职业教育“工作会议”。2021 年升级为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体现了党中央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将其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是完成《职业教育法》修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2008 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列入日程,2011 年完成《修订草案(送审稿)》,2019 年形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2022 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5月 1 日起正式实施。历经三届人大、长达 14年的《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正式完成。

三是政府统筹得以强化,制度保障更加有力。2004 年,我国正式建立由教育部等七部门组成的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2018 年,将其升级为由国务院领导牵头负责的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单位也增加到九个部门,部门间分工协作,定期会商研究和统筹解决职业教育的重大问题。2021 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将职业教育工作纳入省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让督导的“牙齿”覆盖到职业教育领域。同时,还要求各省将职业教育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这些举措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地方责任,使得制度保障更加有力。

(二)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更加友好

十年来,党和政府着力破解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性问题和体制性难题,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创造了更加友好的外部环境,营造了有利的发展氛围。

一是对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14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企业充分发挥办学主体作用,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8 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举办或者参与举办职业学校,设置学生实习、学徒培养、教师实践岗位”,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法》将此确定成法律条文,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职业教育,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奖励,提供金融、财政、土地、税费减免和优惠等组合政策支持。

二是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地位和待遇。2019 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支持技术技能人才凭技能提升待遇,鼓励企业职务职级晋升和工资分配向关键岗位、生产一线岗位和紧缺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倾斜。2021 年,《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技能中国”行动方案》、《关于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强调“坚持按劳分配和按要素贡献参与分配原则”,形成工资收入分配多劳多得、技高多得的价值激励导向;要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要破除“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切实维护、保障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合法权益和平等竞争机会”。2022 年,新《职业教育法》赋予职业院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平等的机会和权利,为技术技能人才地位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是营造职业教育发展良好社会氛围。近年来,通过在全社会范围内举办职业教育活动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等活动,在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内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劳模进校园”等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效、特色和亮点,广泛宣传职业院校办学的典型案例,推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的先进事迹,在新一代青年人中培育和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增强了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影响力,厚植了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技能型社会土壤。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基本完成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日趋完善,类型特色更加鲜明,“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体系格局基本形成。

一是打破了办学层次“天花板”,建立了纵向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2013 年,《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2014 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系统构建涵盖从中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教育、本科职业教育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一体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为落实会议精神,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完成了体系框架设计,延长了职业教育学历层次,使得职业教育成为与普通教育体系相对等的教育体系,改变了我国教育体系“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况。“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既是必然的战略选择,也是核心突破点和增长点所在。”

二是丰富了职业教育体系内容,充实了类型特征。“确立类型特征是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前提需要,构建职业教育体系是落实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实体基础。”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实现学制衔接、完善学历层次的基础上,专业目录体系、专业教学标准一体化、学校评估标准等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体系建设实现了框架搭建到内容填充、从宏观设计到微观细化的深化,丰满和充实了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

三是向横向融通的高质量阶段迈进。纵向贯通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础目标,通过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等手段和途径,寻求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的沟通衔接。推动横向融通,架构起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使得学生可以适时、适地地灵活转换学习轨道,逐步完善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

(四)职业教育办学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职业教育积极创新办学形式,形成了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办学形式。在外部,积极拓展与行业企业合作内容,深化产教融合;在内部,中等职业学校、专科高等职业学校探索与本科院校联合培养,打通学生成长的通道。

一是广泛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合作办学。中等职业学校积极与高等职业院校、本科学校等合作,开展五年一贯制和七年制贯通培养。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合作办学,即“3+2”模式,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就读 3 年,再到高等职业学校就读 2 年,完成学业。中等职业学校与本科学校合作办学,即“3+4”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完成3 年学业后,到本科学校就读 4 年,完成学士学位要求。五年一贯制,即初中毕业生到中等职业学校就学,连续学习 5 年,获得专科学历文凭。七年制贯通培养,即中等职业 3 年学习和专科高等职业 2 年学习以及本科阶段2 年学习贯通起来,在北京地区已探索实施多年。

二是积极探索高等职业院校与本科院校合作。在专科起点的联合办学上,有高等职业院校和本科学校实施“3+2”和“4+0”两种模式,前者学生在高等职业学校就读 3 年,在本科学校就读 2 年,颁发学士学位。后一种形式学生 4 年均在高等职业学校就读,经考核合格,颁发合作本科院校的学历和学位。在诸多合作办学形式中,贯通培养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多年摸索出的有益经验,有利于激发职业院校办学的积极性,有利于职业院校储备优质生源。在职业教育发展层次受限、体系尚不完备的历史背景下,具有积极意义。

三是多种形式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各地教育部门积极推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合作,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建立了多样的校企合作形式。形式一:结合产业园区探索“园区+企业+学校”模式,实现产中有教、教中有产,促进教育与产业共生发展。形式二:主动走进企业,将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等引进学校,建设工程师学院、技能大师工作室、教学工厂以及产业学院等产教共同体,打造产教融合的载体和实体。形式三:组建紧密型职教集团,开展“全产业链深度合作”,推动职教集团实体化运作成为产教融合的重要抓手。形式四:试点现代学徒制,以三方协议的形式绑紧利益方,将企业用人端前置到学校教育教学中,落实企业的主体作用,探索产教融合难题的突破点。

(五)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更强

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反哺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国家发展战略作用明显、能力更强。

一是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有力支撑了由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技术之道’是职业教育的生命始源,是其价值逻辑的本真彰显。”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基本上占到了整个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020年,全国共有职业院校 1.14 万所,其中:中等职业学校 9 896 所、高等职业专科院校 1 468所、本科职业学校 21 所,中等职业招生 644.66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的 42.38%;高等职业专科 招 生 524.34 万 人 ,占 普 通 本 专 科 的54.20%。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院校平均每年为社会培养 900 万毕业生,为各行各业源源不断地输送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见图 1)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 70%以上来自于职业院校毕业生。

二是有力托起了社会底部,助力迈向共同富裕。2015—2019 年高等职业院校面向贫困地区招生 286.5 万人,其中,面向国家级贫困县和建档立卡等 7 类资助对象的招生比例分别达到 14.65%和 20.36%。千万家庭的子女在专项奖学金、助学贷款的帮助下顺利接受了高等职业教育,圆了拥有第一代大学生的家庭梦。五年中,高等职业院校还为贫困地区开展了各类技术技能培训 331.7 万人次、 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 55.4 万人次。同 时 ,实 施《职 业 教 育 东 西 协 作 行 动 计 划(2016—2020 年)》,利用东部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带动西部职业教育发展,通过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等多种方式累计培训 32.3 万余人。“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实践经验,千千万万来自贫困家庭的毕业生通过接受职业教育,实现了更好就业的愿望,改变了个人和家庭的命运,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职业教育作为跨界融合的教育类型,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不仅能够优化农村人力资本,还能提升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

三是开展国际交流合作,融入对外开放大格局。目前有 27 个省(区、市)的 387 所高等学校开展了 976 个“高职(专科)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 7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稳定联系;在赞比亚创办了“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为我国在海外独立举办的第一所开展学历教育的高等职业院校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设“鲁班工坊”,完成了习近平主席 2018 年在中非合作论坛开幕式上提出的在非洲设立 10 个“鲁班工坊”,向非洲青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的目标。目前已在 16 个国家建成 17 个鲁班工坊,涉及工业机器人、新能源、云计算、铁道运营、中医药等 12 大类 44 个专业,接受学历教育的学生达到 600 人,面向中资企业、合作国当地企业等开展培训,培训超过 6000 人。

电话
党政办公室:
24211688

招生办:
周科长 18374012169
周老师 13055132725
数字化学习中心
关注
株洲市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官方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
关注我们
顶部